首页

黑蝙蝠小君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6 03:12:54 作者:习近平的民生之问|“是增,是稳,还是降?” 浏览量:39250

  中新网5月23日电 题:习近平的民生之问|“是增,是稳,还是降?”

  三夏时节,广袤的中原大地上,金黄的麦田静待收获。

  “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,是增,是稳,还是降?这次旱情,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?”

  5月20日,在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心粮食安全问题。

  他还特别关注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旱情,“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,加强用水调度,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求”。

 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这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“国之大者”。

  河南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大省,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,用不到6%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0%的粮食,是全国粮食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。

  一组数字就能直观反映这个“压舱石”的作用:河南生产了全国1/2的火腿肠、1/3的方便面、1/4的馒头、3/5的汤圆、7/10的水饺、4/5的酸辣粉……

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

  河南之行,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小麦种植面积,亦是在关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——耕地。

  这些年来,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,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”“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”。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,都对耕地保护作出明确要求,其目的就是坚决守住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。

  这次来到河南,总书记再次要求,“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”。

  确保粮食安全,既要藏粮于地,也要藏粮于技。

  在河南考察,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“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”。

  6年前,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,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,“延伸粮食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打造供应链,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”。

  今年以来,他多次在地方考察中强调“现代农业”的着力方向。

  在吉林,他强调统筹发展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;在贵州,他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,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;在云南,他称赞云南的花卉产业“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”。

  农业农村工作,说一千、道一万,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。

  以河南为例,党的十八大以来,河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2年超过城镇居民,城乡收入比从2.72∶1缩小到约2∶1。

  此次河南之行,总书记进一步要求,“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城乡共同富裕”。

  今年4月,被舆论称为农业强国“施工图”的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公布,文件提出“让农业强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农民”。

  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我国是农业大国,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、治国之要。

  正如总书记所言,中国要强,农业必须强;中国要美,农村必须美;中国要富,农民必须富。

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|总策划:俞岚

  |策划:吴庆才

  |统筹:马学玲

  |执笔:阚枫

  |校对:孙静波

  |视觉:徐洋

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韩正出席第六届创新经济论坛并访问新加坡

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让各类经营主体对“公平”都有了更加明晰而深刻的认知——什么不能做、什么需要审批许可、什么可以自主决定,一目了然,一视同仁。负面清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
惜败日本队 中国体操男团遗憾摘银

统计显示,今年首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中,各地公安机关紧密结合本地社会治安实际和夏季违法犯罪规律特点,集中严查“三超一疲劳”、酒驾、醉驾、毒驾、飙车炸街等违法犯罪行为,查处严重交通违法3.8万起。

短评·总书记的改革论|坚持眼睛向下,脚步向下

“为了促进升金湖湖泊的生态修复,我们在升金湖周边设计12个片区,分别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,来促进湖泊的生态恢复速度,也为越冬候鸟提供不同类型的食物资源,保障候鸟的越冬安全。”宋昀微说。

香港漫游记:“五一节”看“海上烟火”品自助大餐

“这座博物馆真是太棒了!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许多知识,比如稻鱼共生的历史由来、农耕技术的智慧结晶,以及与稻田生活相关的民俗文化。”西班牙华侨梅崇崇在参观后赞叹道,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稻与鱼和谐共生的奇妙景象,更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,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。

展会期间发布的《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白皮书2024版》提到,随着封关运作临近和政策持续升级,海南旅游零售市场或将持续火爆,新商业入市也将在今年出现高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